首頁

首頁

加入會員

加入會員

營業資訊

營業資訊

諮詢服務

諮詢服務

【教育部】從土地到餐桌,田頭水的食農教育

食育 + 農育 = 食農教育


近年來食安問題層出不窮,大眾越來越重視自己吃進肚子的東西,開始出現食物是從哪裡生產、如何生產、又是誰生產的?......等等疑問,人們開始主動去了解這些食物的由來,並與他們產生連結。而所謂的「食農教育」,便是建立人、土地、食物之間的關係,讓大眾重視自己的食物源頭及生產方式,從認識食物做起,即便食物可能僅是我們用來填飽肚子的東西而已,但其實它背後蘊藏著很多文化意涵跟生態保育的理念,而這些觀念正是現代人所缺乏的。

現代人所及的食材,幾乎都是完整包裝好放在貨品架上,或是已經成為餐桌上可口的佳餚,對於這些食物的原型與來源大多不會深入了解,透過食農教育可以讓更多人了解食物的源頭,從認識在地特有的物產,到深入了解農業的耕作方式,培養對土地的尊重與感謝,進而發展地方農業與相關產業。


【小知識】
食農教育:「食農教育是一種體驗教育的過程,學習者經由與食物、飲食工作者、動植物、農民、自然環境和相關行動者互動之體驗過程,認識在地的農業、正確的飲食生活方式和其所形成的文化,以及農業和飲食方式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

 

種下種子,待它發芽茁壯


「然而,當大環境都在推廣食農教育的時候,在地師生卻似乎不太認識自家的友善農作業者。」來自田中的修平科技大學許名勝老師看到了這種現象。事實上,田頭水(註ㄧ)有許多從事友善農業的人,他們的理念還有生產方式都非常成熟,是一個很好的教學場域,若能將兩方串聯起來,讓學生透過他們的場域去學習,必定可以事半功倍,也因此,許名勝老師有了推廣在地友善農業的初步想法,透過搭建平臺讓學生跟在地友善農友們直接接觸,將學校的專業資源投入實踐場域,同時串聯在地的農友與業者,將他們的實作經驗導入學校,讓學校師生們知道,其實高手在民間,在周遭就有非常多厲害的團隊,不需要特別到其他地方學習。

除此之外,許名勝也發現近年教育部鼓勵各級學校發展在地課程,然而許多教師並非在地人,正苦於教材上的缺乏而備感困擾。由於計畫資源有限,許名勝認為與其分散式的投入,不如將資源集中投注於在地學校上。相比大人,孩子的可塑性強,且從小學習食農觀念,就如同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種子,培養他們對在地的認同,也容易對自己生活成長的地方產生驕傲感。

修平科大「再現田頭水」計畫成立至今收集並彙整了許多地方文產資料,透過與在地農會與農友合作,舉辦活動營隊、開設彈性課程等等各種大小活動,讓食農教育不只是一個議題,而是真正實踐於課程中,透過具有組織性、且有目的性地擴散、發酵。許名勝也提到,獲得學校校長及老師們的支持,也是將食農教育融入教學規畫至關重要的一步,透過USR計畫的串聯平臺,學校已逐步與在地學校建立起良好關係,如此一來,即使未來團隊退出這塊場域,還是可以持續將食農教育的理念帶給學生繼續傳承下去。


▲ 在土瓦特食農體驗之旅,在地農業商家向二水國中學生介紹絲瓜絡的由來。


▲ 大丘園劉炳賀爺爺向參與師生介紹農場植物。
 

讓我們用腳下土地所種的食材,為爺爺奶奶們做一份便當吧!


作為食農教育最經典的例子,許名勝與我們分享,去年(2022)計畫團隊串聯二水在地的土瓦特(註二)數位群聚團隊,共同策劃為期三天的「土瓦特食農體驗之旅」。團隊與在地從事友善農業的商家夥伴合作,帶領二水國中的師生一起深度認識具家鄉特色的優質農產品,學習友善農場耕種的理念。緊接著由修平科大觀光系及達德商工餐飲科的師生指導二水國中學生,以參訪農場與企業的食材,親手製作具有在地特色的「土瓦特餐盒」,並將成果分享給社區的爺爺奶奶們。

「以學生來說,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大多都是被動的,由學校這邊給予他們資訊,他們就只是負責接收,因此學生可能並不清楚自己在學習什麼。」當學生自己動手製作餐盒時,課程不再單純只是按照老師教導的去做,而是會融入更多自己的想法,當學生從中找到樂趣並獲得成就感,便會大大提升他們做這些事情的意願,由被動轉變為主動,從行為上漸漸地改變自己對土地的認知與感情。

透過食農教育讓學生深度認識自己的家鄉,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並不是什麼都沒有,透過親身體驗的學習,改變對務農的傳統認知。原本學生對於務農的印象就是又辛苦又賺不到錢,家中長輩也都會告訴小孩好好讀書,未來到大城市打拼,但參與食農相關的活動與課程後,學生自己會發現其實務農有很多種形式,藉此提升自己的視野,也對生活的地方產生認同,並感到驕傲。

反觀來自外縣市的大學生,他們可能家中也是從事農業相關的工作,絕大多數都認為自己未來從事的工作會往都市跑,對於自己返鄉就業往往缺乏想像,然而當他們來到田頭水,開始認識在地友善農及相關地方產業後,或許就有這麼一個契機,讓他們去思考回鄉創業的可能,可否透過不同於傳統的農作模式,結合友善農法或各種創意行銷模式,發展出新的營運策略。

而對於自小生活在都市的大學生,下田耕作或許是他們一輩子都不會接觸到的事物,但透過這個機會,他們開始親近土地,開始對食材背後生產的過程與文化背景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便會把這次參與的心得納入他的人生經驗中,除了更加珍惜食物,也拉近了人與土地之間的距離。

迄今為止,計畫團隊已經在田頭水深耕數年,透過這些活動,讓社區居民漸漸地了解,學校並不是一個封閉的教學場域,而是於家鄉本土扮演著傳承世代的重要角色,透過在地連結帶領學生走出校園、進入社區,讓社區民眾知道學校除了傳授知識外,也在關懷社區;告訴學生愛惜他們自己家鄉,重視的人跟土地的關係,讓食農教育更好的融入我們的日常中。

只不過教育這件事情,並非是立竿見影的,因此團隊此刻在學生心中種下的種子,可能尚未發芽,但待它們成長茁壯後,便會將食農教育的理念傳遞給他人,讓更多人重視自己與土地、生態及環境之間的關係。


▲ 講師向二水國中的學生示範樂浪多多的調製方式。


▲ 在土瓦特食農體驗之旅第二天,學生親手製作土瓦特餐盒。


▲ 土瓦特餐盒所運用之食材與料理成品。

------------------------------------
 

(註ㄧ)田頭水:位於彰化縣的田中、社頭及二水三鄉鎮地區,俗稱田頭水,自古即是交通要道,有137縣道沿八卦山麓及鐵路串聯,加上八堡圳灌溉,成為臺灣重要農產區,擁有豐富農物產資源。(取自「再現田頭水」計畫官網)

(註二)土瓦特:為二水Two Water的音譯。二水是八堡圳的源頭,土讓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孕育非常豐富的農作物。

------------------------------------
 

文‧圖:修平科技大學 「再現田頭水―田中、社頭、二水區域整合計畫」 計畫團隊
改編:陳柏誌 (USR推動中心小編)

大學 USR 計畫:再現田頭水-田中、社頭、二水區域整合計畫
計畫執行學校:修平科技大學

發布時間:2023-12-01